您现在的位置:新闻首页>加拿大2.0走势
达拉斯袭警事件追踪:枪手曾在武校训练战术动作
达拉斯袭警事件追踪
在7日晚发生的“9·11”恐怖袭击后美国最严重袭警事件中,退役黑人士兵迈卡·约翰逊持枪伏击并与警察交火数小时,打死5名警察,打伤7名警察。美国媒体调查后发现,约翰逊曾在当地一所教授防身术的学校接受训练,而这所学校的课程之一就是移动射击。
对射技巧娴熟
美国军方说,约翰逊2009年至2015年在陆军预备役部队服役,军衔是上等兵,特长是木工和砖瓦技术。
他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在阿富汗服役期间,被一名女士兵投诉性骚扰,被送回美国并退伍。
袭警时,约翰逊携带一支突击步枪,身穿防弹衣。为避免更大伤亡,警方不得不动用作战机器人,把爆炸物运至他附近引爆,才结束这场血腥杀戮。
警方事后在约翰逊的家中发现大量武器弹药和一本战术笔记。
一段由目击者拍摄、未经官方证实的视频显示,一名疑似约翰逊的枪手持枪与一名警察对射。当这名警察躲在柱子后面时,枪手冲过去并绕到对方身后近距离连开数枪。
一些军事专家观看视频后认为,枪手显然训练有素。“他用枪的方式与我们训练的一样,”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前军官迈克尔·华尔兹说。美国联邦调查局反恐部门前高官特里·图尔希也说:“他明显执行过任务,接受过所有必要训练。你不可能在没有计划的情况下做这样的事。”
“战术应用”训练
美联社10日报道,达拉斯一家教授自卫术的私立学校证实,约翰逊两年前在校接受培训。不过,一名自称学校主管的人拒绝提供约翰逊培训过程的更多内容。
根据这家学校网站的介绍,其所设课程包括防身格斗术和“战术应用”。
“战术应用”课程简介写道:“现实情况瞬息万变,你需要掏枪,移动,移动射击,排除(武器)故障等,全都在高强度压力下完成。多数人永远不会获得这些训练,因为一般的射击场不会教这些。”参加这一训练项目的人将接受从不同位置射击、绕过障碍物射击、快速装弹、快速移动等培训。
达拉斯枪击案也再次暴露出美国枪支泛滥危害。美国总统贝拉克·奥巴马9日又一次呼吁强化枪支管控。“我要继续说,我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消除种族紧张,不可能提前发现和消灭每一个企图伤害无辜者的疯子,但是我们能使他们更难以达到目的。”据新华社
■新闻分析
美警该不该用机器人杀人?
美国警方8日出动一个机器人,携带炸弹消灭了一名枪杀5名警察的狙击手。据专家证实,这是美国警方首次动用机器人击毙嫌疑人。然而,这一先例引起不少人的质疑和警惕。
“一个危险的先例”
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7日晚举行的反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抗议活动中,一名狙击手向维持秩序的警方开枪,造成警方5死7伤,另有两名平民受伤。
在对峙数小时后,警方出动一个机器人,携带炸弹接近嫌疑人迈卡·约翰逊,成功炸死了他。新美国基金会专家彼得·辛格表示,这是美国警方首次使用携带炸弹的机器人消灭嫌疑人。
但是,美国多名现任和前任执法部门官员告诉《纽约时报》记者,他们注意到美国警方正日益呈现“军事化”特征,如今出动机器人消灭嫌疑人的“新战术”更加剧了他们对此的担忧。
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前官员、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里克·纳尔逊说:“在战争中,你的目标是杀死敌人……警察的执法目标,却并不是这样。”
不少人担心,达拉斯警方的做法可能创下“一个危险的先例”,引起全美其他地区的警方效仿,从而增加警方过度使用暴力手段的风险。例如,纽约警察局长威廉·布拉顿8日说,“我们也有这个能力”,暗示今后不排除借鉴该手段。
打开潘多拉魔盒?
在纳尔逊看来,达拉斯警方出动机器人炸死狙击手的手法,与美军在阿富汗、伊拉克等战场出动无人机轰炸地面目标的手法并无多少差异。
纳尔逊认为,当操作人员无需直接面对被杀死的对象时,摁下“行动”键的心理负担大幅减轻。因此,一旦使用“炸弹机器人”的闸门被打开,美国警方“将会越来越容易选择使用这一手段”。
以达拉斯袭警事件为例,一些人提出质疑:警方在出动机器人之前,是否已经排除了其他选项?警方与嫌疑人的对峙是否已经到了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的地步?是否仍有可能通过谈判解决?
多名美国官员透露,尽管使用“炸弹机器人”是首次,但美国警方使用爆炸装置对付嫌疑人却早有先例,且有过惨痛教训。
从送披萨到杀人
美国多地警方拥有类似机器人,皆为从国防部采购。一些人曾呼吁美国当局禁止国防部继续向警方出售这类装备,但奥巴马政府以这类装备能加强警方执法能力为由,拒绝采纳该建议。
早在2014年弗格森枪击案引发的多轮骚乱中,美国警方就多次使用“军事风格”的装备,有效平息了现场混乱局面。不少人颇感愤怒,指责警方“过于军事化”、令民众心寒。
参与设计这款机器人的威廉·科恩说,设计人员的初衷是让这款机器人“助人为乐、而非变身杀手”,如今这种局面令他担忧。过去,警方一般是用这种机器人拆除炸弹、递送工具等。
去年,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一名男子威胁要跳下大桥轻生,警方对他展开劝说,其间出动机器人为他送去一份披萨、一部手机,凭借“暖心”之举成功救下此人。
据新华社
■新闻链接
奥巴马:美国不会乱
反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的抗议活动9日继续在美国多地上演。在5名警察死于种族仇杀的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,当地警方接到威胁信息,警察局一度封闭。身处欧洲的美国总统贝拉克·奥巴马罕见地缩短外交行程,并且3天内四度就相关问题表态,称美国不会再次出现上世纪60年代的严重种族骚乱。
奥巴马9日在波兰参加完北约首脑峰会。启程前往西班牙访问前,他在记者会上说:“这是痛苦的一周,不过我确信,美国不像一些人所称的那样对立(严重)。”
“当我们开始谈及严重极化时,我们就回到了上世纪60年代的情形。事实并非如此,”奥巴马说,“没有发生骚乱,警察没有对和平抗议的人群采取行动。”
这是奥巴马3天内第四次就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问题发表看法。
奥巴马说,美国司法体系中,“非洲裔和拉美裔遭到区别对待的问题长期存在”,人们有权就本周警察执法致死两名黑人表达忧伤和愤怒。
奥巴马在抵达波兰前后分别就这两名黑人之死发表声明。达拉斯袭警案发生后,奥巴马再次发表声明并决定缩短对西班牙的访问,从两天减至一天,于10日结束访问回国。
这是奥巴马出任美国总统以来首次访问西班牙,也是15年来美国总统首访西班牙。美联社说,警察枪杀黑人及后续事件致使奥巴马作出“不同寻常”的反应。
返回美国后,他打算数日内造访达拉斯并邀请警方、族群和民权代表到白宫举行讨论。
法新社评述,虽然奥巴马表示,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反越战、反种族歧视骚乱不会重演,但是缩短欧洲之旅显示他默认国内存在一系列棘手问题,包括不断恶化的种族关系、总统选举前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枪支暴力顽疾。
与奥巴马同属民主党的美国总统竞选人希拉里·克林顿在推特上写道:“当美国黑人说出他们面对的障碍时,美国白人应该更好倾听。”据新华社
- 凡本网注明"来源:加拿大2.0开奖网站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加拿大2.0开奖网站,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加拿大2.0开奖网站,https://snhfj.com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-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-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- 01外媒称大量雇佣兵帮助美军打仗
美国《外交政策》网站5月18日发表题为《雇佣兵是奥巴马军队沉[详细]
- 02波兰采购对抗无人机系统:保驾北
声明称,这项采购与“确保北约在波兰华沙召开的峰会以及……[详细]
- 03英国公投脱欧派胜出 首相卡梅伦
中新网6月24日电据外媒报道,英国23日举行了脱欧全民公投,英[详细]
- 04土耳其向俄罗斯道歉为哪般?外交
【环球时报综合报道】“埃尔多安学会了‘道歉’一词”。俄罗[详细]
- 05印度首款国产战机服役 距政府批
印度首款本土研制的“光辉”战斗机1日服役,这距离印度政府[详细]
- 06开路先锋!美军测试机器狗:派往
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测试一种四条腿的机器狗,用来降低行进中[详细]
- 07美上将:中国反介入并不可怕 美
理查德森表示,威胁并不仅仅局限在南海。反舰弹道导弹威胁出[详细]
- 08外媒称北斗令中美形成太空均势:
外媒称,1994年,中国开始发展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。就像中[详细]
- 09外媒:中俄海军将在9月联演 参演
据俄罗斯卫星网圣彼得堡6月25日电俄罗斯海军作战训练局局长维[详细]
- 01美媒:俄可快速摧毁波罗的海国家
以俄罗斯现有能力难以在全力以赴的长期军事行动中对北约构成[详细]
- 02奥巴马下令向南苏丹派兵保护美国
资料图:南苏丹冲突致儿童受磨难原标题:奥巴马下令向南苏丹[详细]
- 03外媒称德国武器出口翻番:对中东
根据德国一家报纸援引经济部定于6日呈交给内阁的报告,德国[详细]
- 04俄媒:俄将在北极部署新一代“向
俄媒称,俄罗斯沿海部署了能看到地平线以下的新一代雷达站。[详细]
- 05天堑变通途 丹麦工兵快速搭设钢
2016年6月,丹麦陆军第1工兵营进行克服“人为障碍”训练,快速[详细]
- 06美中情局局长:“伊斯兰国”或企
新华社华盛顿6月29日电(记者陆佳飞)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布伦南[详细]
- 07以色列从俄博物馆换回坦克做士兵
原标题:以色列从俄博物馆换回坦克做士兵“衣冠冢”美国《坦[详细]
- 08局势仍未平息 土政变武装冲入C
政变武装冲入CNN土耳其频道演播室原标题:土耳其政变武装冲入[详细]
- 09俄军年内进驻北极新基地:守卫多
参考消息网7月6日报道 外媒称,据俄罗斯媒体报道,俄罗斯在北[详细]
- 01美首次直接制裁金正恩 韩媒猜测
【环球时报综合报道】“任期还剩6个月的奥巴马政府采取了直接[详细]
- 02美媒为AR-15“申冤”:好枪并非“
美国全国射击运动基金会表示,约500万(甚至更多)美国人已决[详细]
- 03俄电磁轨道炮测试 距离进入太空
科学院代表称,俄罗斯科学家成功将电磁轨道炮中的弹丸加速至[详细]
- 04外媒称德国武器出口翻番:对中东
根据德国一家报纸援引经济部定于6日呈交给内阁的报告,德国[详细]
- 05俄称首批12架五代机即将交付 造价
资料图:俄罗斯网站曝光了055号T-50战斗机的最新图片原标题:俄[详细]
- 06俄军将接收新空中指挥机 外媒称
俄罗斯副防长鲍里索夫表示:“沃罗涅日飞机制造股份公司年内[详细]
- 07恐怖分子正疯狂!德媒:任何地方都
在圣地麦地那的先知清真寺附近发生这种自杀炸弹攻击事件,使[详细]
- 08菲新总统:菲律宾不会因黄岩岛与
即将继任菲总统的杜特尔特21日告诉商业领袖,菲律宾也不会因[详细]
- 09美民众忧失购买特定枪支权力 抢
奥兰多大规模枪击事件引发美国国内关于控枪的新一轮争论,尽[详细]